金沙67783检测路线-APP下载

 
院长张能为在钱广华先生遗体告别送别词
发布人:孟星星  发布时间:2023-01-17   浏览次数:61

 

我国著名哲学史家、哲学家,安徽省哲学学科的重要开创者和奠基者之一、安徽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钱广华先生,于2023年1月11日23:11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合肥不幸逝世,享年93岁。

钱广华,男,1930年7月出生,安徽省巢县(今巢湖市)人。1951-1952年在清华大学哲学系学习,1952-1955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同年作为副博士学位研究生留校,先后师从洪谦先生和郑昕先生学习研究逻辑实证主义与康德哲学。1959年1月研究生毕业留任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室编译员。1963年调任安徽大学政治系教员。1966年调任安徽劳动大学(宣城叶家湾)政治系教员。1978年晋升副教授。1982年,安徽劳动大学撤并,调回安徽大学。1986年12月评聘教授。1978年招收培养第一届硕士研究生,长期任西方哲学学科硕士生导师,主持安徽大学第一个文科硕士点(西方哲学)工作。曾任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和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1990-1998年连任第七届和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1992年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津贴。1999年9月至2000年6月,作为访问教授前往美国中部华盛顿大学讲学。2001年1月退休。

钱广华先生政治素质高,品德高尚,教学科研能力强,为人忠厚,待人诚恳,儒雅亲和,勤奋严谨,一生热爱并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致力于教书育人,诲人不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深受广大师生尊敬和爱戴。在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中,讲授《西方哲学史》、《现代西方哲学》、《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研究》、黑格尔《小逻辑》、《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原著译读》、《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等课程。从教四十年,育人不辍,桃李芬芳,为国家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钱广华先生热爱学术,淡迫名利,潜心治学,极深研几,造诣精深,建树丰硕,专于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康德哲学研究,学术视野开阔,勇发思想先声,对我国外国哲学学科德国哲学研究做出重要贡献。出版学术专著、教材(含合著、合编)《西欧近代哲学史》、《西方哲学发展史》(该著作1991年获安徽省社会科学奖一等奖)、《现代西方哲学评析》、《近现代西方本体论学说之流变》、《钱广华哲学文集》等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外国哲学》《学术月刊》《复旦大学学报》《光明日报》等期刊发表40余篇学术文章。参与翻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逻辑经验主义》《自然哲学》《分析的时代》及《哲学译丛》等各类文章近20万字。这些论著在学界影响深远,奠定了安徽省和安徽大学外国哲学学科的学科影响与学术地位。我国改革开放之初,钱广华先生所写《试论作为认识史的哲学史》《再论作为认识史的哲学史》等文章,批判了前苏联教科书日丹诺夫的哲学史定义,在列宁的哲学史定义基础上论述了作为认识史的哲学史观,引发学界热烈反响,在我国的外国哲学界乃至整个哲学领域率先发出了“拨乱反正、解放思想”之先声,对破除极左僵化思想教条,使学术研究回到正轨起到了历史性的积极作用。

钱广华先生不仅在教书育人、学术研究上成就斐然,还积极参与学校的学科、师资团队、对外学术联系和“211”工程建设。特别是,钱广华先生心怀国家改革发展,关注和参与国家社会政治建设,连续两届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积极参政议政,履职建言,为国家相关政策制定提供调研报告,提出咨政意见、建议。

钱广华先生的逝世,是安徽大学的重大损失!也是我国外国哲学界的重大损失!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同志、好老师,好学者,我们将永远怀念他!钱广华先生的道德文章、为人为学风范必将嘉惠学林、激励后学、赓续永驻!

泰山其颓,哲人其萎,思想永存!哲学家钱广华先生千古!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