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67783检测路线-APP下载

 
爱智论坛第24期主题讲座回顾:束海波博士“预测心智的哲学根基”
发布人:孟星星  发布时间:2022-12-28   浏览次数:10

上月18日下午14:30至17:00,爱智论坛主题讲座第24期顺利举办。本期由安徽大学哲学学院束海波博士主讲,题目为“预测心智的哲学根基”。讲座以线下的方式举行。学院张广副教授主持了讲座,陈红副教授和黄晨曦博士参与与谈,部分师生参与了讲座。

 

讲座开始前,张广副教授代表学院和文科处表达了对束海波博士的欢迎,介绍了束海波博士以及他的研究,随后进入正题。

 

(束海波博士进行讲座)

 

 

讲座开始,束海波博士首先介绍了预测心智的发展背景,作为当前认知科学中崭新的心智模型,预测心智还有很多未知领域等待挖掘,但是对于预测心智的哲学阐释必须置于更加合理的心灵图景下。为此,束海波博士从“贝叶斯的大脑假说与自由能原理”、“预测心智的认知主义解释”、“安迪·克拉克的‘激进主义’方案”和“回应与思考”四个部分展开了讲座。


(束海波博士讲座PPT)

 

在第一部分中,他先后介绍了赫尔霍姆兹的“无意识推断理论”、贝叶斯的大脑假说和弗里斯顿的自由能原理,并指出这些理论表达了一种追求心智的终极解释的理论诉求,通过借助心智预测框架建立一种关于心智、大脑与行动相统一的认知理论,从而形成对各种纷繁复杂认知现象的统一解释。

 

在第二部分他指出:第一代认知科学核心概念的认知主义受到来自4E认知阵营的批判,而预测心智的出现让人们看到了扭转这一局面的希望。于是他详细说明了霍威对内在论阐释和表征概念的修正,并且指出这些理论都是在为传统的认知主义作出辩护。

 

在第三部分他阐释了克拉克的激进主义方案:主要包括生成主义的重塑和行动引导的表征两个方面。他指出,对于克拉克而言,行动和知觉是相互影响和决定的,预测心智的模型主要是为了实现预测误差的最小化,获得对世界准确的认识。

 

在最后一部分中,他对讲座内容进行了总结:无论是计算—表征阵营的结构性表征概念,还是克拉克等人倡导的行动引导的表征概念都存在不足;而将预测心智的理论源头归结为“无意识推断理论”只会导致认识论上的怀疑主义,我们对预测心智的阐释不应仅限于大脑的神经活动,应当认识到身体和环境等因素也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束海波博士还介绍了该领域的前沿问题,例如认知过程和非认知过程的差异、能否彻底告别表征、自由与心智的终极原因探讨和对社会认知的关系等。

 

在与谈环节,陈红副教授分享了关于贝叶斯“后验信念”和自由能原理的相关内容及感想。贝叶斯原理是根据概率来补充信念强度的,通过整合不同的信息来源来阐释经验,证据越多信念强度越高;而自由能原理则是通过熵增原理使系统自主的由混沌向有序转化。

 

(陈红副教授与谈)

 

在交流环节,来自哲学学院的研究生们分别就贝叶斯大脑推断的生理机制、预测心智的数据模型优化和心灵存在的必要性等相关问题与束海波博士展开了回答和交流。


(讲座线下现场)

 

最后,张广副教授总结了讲座,详细阐述了预测心智相关问题与外国哲学的关系,讲座圆满结束。

 

爱智论坛

2022年12月1日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