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67783检测路线-APP下载

 
爱智论坛主题讲座第19期回顾:欧阳谦教授“作为一种哲学批评的法国理论”
发布人:孟星星  发布时间:2022-10-26   浏览次数:59

21 日晚 7 时至 9时30分爱智论坛主题讲座第 19 期,暨 2022 年校庆学术活动月哲学学院活动第 9 场,顺利举办。本期由中国人民大学欧阳谦教授主讲,题目为“作为一种哲学批评的‘法国理论’” 。讲座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院长张能为教授主持了讲座,我院李鑫博士、余君芷博士参与与谈,学院部分师生参与了讲座。

  讲座开始前,院长张能教授代表文科处和学院表达了对欧阳谦老师的欢迎,介绍了他以及他的研究,随后进入正题。

(欧阳谦教授做线上讲座)

 

  讲座开始,欧阳谦教授讲述了讲座题目的由来:一是,分享多年教学和科研的心得;二是,当代法国哲学与当下的生活相关值得关注。

  随后,他以三个部分,即作为学术标签的法国理论、构建哲学批评的当代实践形态、哲学家如何做文明的医生,展开了讲座。

 

(欧阳谦教授线上讲座讲义)

 

  为此,他首先指出当代法国哲学的历险主要体现在主体性的生成和语言的生产机制问题上,它们构成了作为批评的法国理论的核心。由此,他概括了当代法国理论的三个转向:第一,明确地拒斥宏大叙事与同一性原则;第二,去中心化的多元共生性逻辑;第三,从表层到深层的结构性分析。于是,他得出了当代法国哲学的三种变形:第一,跨学科界线的人的科学,第二种变形是毛细血管式的微观化探索,第三种变形是深耕文本的文学式批评。 

  接着,他讲授了讲座的第一个部分。为此,他解释道:作为一种哲学批评的法国理论带有强烈的语言批评的特征,它的产生反映了一种哲学批评范式的形成,它是从旧启蒙到新启蒙的飞跃,因而与现代性问题相关联。 

  继而,在第二部分他展开“法国理论”的三个维度。第一,社会学化的特征:布尔迪厄的揭示了文化区隔造成的阶层分化;鲍德里亚批判了当代消费社会的符号增生;福柯揭示西方近代非理性的历史起源。第二,文学理论化的特征:罗兰·巴特的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布朗肖。布朗肖融合哲学、神学、诗学的文学思想;巴塔耶反理论的批评理念。第三,正义取向的批评特征: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崇尚多元和差异;列维纳斯发展了他者伦理学形而上学;当代法国哲学女性主义揭露深藏在社会文化语言中的不平等的习性及其性别差异歧。

 

(欧阳谦教授线上讲座讲义)

 

  最后,在第三部分他通过介绍两位哲学家的思考来启发我们从语言符号的运作和生成的角度来反思人的自主性及其文化问题。 

(学院线下现场)

 

      讲座结束后,李鑫博士、余君芷博士以及对线上线下同学就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与欧阳谦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最后,院长张能为教授感谢了欧阳谦教授带来一场视角独特、立意深刻、逻辑严密、问题前沿的讲座


爱智论坛

20221025

                          编辑:胡婉蕾、邵玉亭、邵恒智

 

 
Baidu
sogou